![]() |
第三套人民币10元,年号“1965”,实际发行于1966年1月10日,2000年7月1日随第三套人民币整体退出市场流通,停止使用。
这张10元纸币正面主图为人大代表携手并肩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场景,有民族团结深刻寓意,藏家故称“大团结10元”,亦称10元“大团结”。
这张第三套人民币最大面额的纸币,在发行后流通使用时,经验钞机检验时时常发出警示,但经人工检测却未能验出假钞,在流通过程中发生误解,影响正常使用。
这种异常情况,引起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。经专家测定,验钞机验钞时发出警示的纸币,原因是纸币在印制时,所采用的彩色油墨中含有超标的荧光粉(据说是为了使油墨快速变干,避免纸币粘粘而添加荧光粉),问题出在在这张纸币发行时并没有被发现。
于是,10元“大团结”被认为是在印钞厂并不知情的情况下,印制出来并发行流通的一张特殊纸币。“无意插柳柳成荫”,其荧光效果被藏家发现后,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一个新版别,也使这张纸币成为10元“大团结”中收藏价值最高、市场价格最贵的一张纸币。
显贵的原因在于,在发现10元“大团结”使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后,银行立即采取“就地封存、只收不付”等特殊措施,并“秘密回收”,使其市场流通量锐减,也使其存世量很少,收藏价值提高,市场价格递升。
至此,10元“大团结”有了3个版别,一是二字冠8位数字号码版,二是三字冠7位数字号码版,三是荧光版。
资料显示,人民币防伪工艺技术试验,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,并获得一定成功经验,几乎与当时的世界印钞技术强国同步,荧光版10元“大团结”和荧光版“拖拉机1元”就是例证。
事实上,第三套人民币荧光币的出现及其印制技术试验,为后来的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,所进行的无色荧光纤维和特种油墨研究试验并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。
据业内人士介绍,纸币荧光产生的原因,应该是在纸币印制过程中,因其工艺和油墨使用上的差异造成。在荧光灯下,纸币颜色更为浓重,正背面图案和文字透光性更强,荧光油墨展现更加充盈的特殊效果。
有藏友依据10元“大团结”票面荧光效果,对其进行了类型分属归纳,细分为3个版别,即“花好月圆”、“花开富贵”和“红飞翠舞”。
又有藏友发现有10元“大团结”荧光版“繁花”,存世量应是总量的万分之一,全品可能仅存数十张或上百张,极为稀缺。
根据研究者提供的研究结果,目前探明荧光版10元“大团结”,主要存在于11个冠号之中,包括IX IX、V III、VIII I、IX VI、IV VI、IV V、L、V IV、V V、V VI,以及补号IX部分号段。其中,存世量稀少的冠号为IX、IX IX、V II等。
笔者以为,从当下看到的有限资料分析,荧光版10元“大团结”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,在其特征、冠号、荧光效果以及存世量等方面,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。
基于此,网上公示的价格信息也应该仅作参考。目前,10元“大团结”二字冠单张价格200元左右,三字冠单张220-230元,普通荧光版单张300-400元,百张连号3-5万元。
另见网上提供的价格信息,10元“大团结”荧光版,因其版别、品相不同和荧光效果差异,收藏价值和市场价格也不同,“花好月圆”单张41000元左右、“花开富贵”单张43000元左右、“红飞翠舞”单张48000-85000元。又见网上报道,1张品相完美、荧光效果鲜明的10元“大团结”荧光版“繁花”,曾拍出5-8万元高价。
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阅读,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,互联网崇尚分享,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,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。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。案例仅供参考,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(收藏、投资有风险,请谨慎参考)内容有不当之处,请欢迎纠正,谢谢!
第三套人民币
第三套人民币10元大团结荧光
长按图片,选择 [识别图中二维码] 关注公众号